在肺部健康领域中鼎策略,肺结节的诊疗一直是备受关注的焦点。随着医学技术的飞速发展,一种名为冷冻消融的超微创技术正在改写肺结节治疗的传统格局。成都中医哮喘医院胸外科主任医师芮军医生,作为西南地区胸肺疾病诊疗的标杆人物,凭借 30 余年临床经验与技术创新,将这一前沿技术推向了新高度。
一、芮军医生:30 年深耕铸就微创治疗先驱
作为重庆医科大学心脏外科硕士、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胸部微创中心进修学者,芮军医生在胸外科领域拥有深厚积淀。他深耕肺结节、肺癌等疾病的微创介入治疗,尤其擅长氩氦刀冷冻消融技术,累计为数千例患者制定精准方案,其研究成果《消融治疗肺结节 118 例临床分析》被权威期刊刊发,证实了技术的安全性与有效性。凭借在微创领域的突出贡献,芮军医生荣获成都市医药卫生优秀新技术一等奖等多项荣誉,成为西南地区胸肺疾病诊疗的领军者。
二、冷冻消融:冰火双重打击的超微创革命
展开剩余75%冷冻消融技术融合现代影像导航与物理治疗原理,通过 "超低温冷冻 - 快速复温" 的双重机制精准灭活病灶。在联影 64 排螺旋 CT 的实时引导下,直径仅 2 毫米的冷冻针经皮穿刺至肺结节内部,15 秒内将病灶温度骤降至 - 160℃以下,形成冰球包裹结节中鼎策略,破坏癌细胞膜结构;随后通过氦气复温至 20-40℃,剧烈的冷热交替使细胞崩解坏死,同时激发机体免疫反应清除残留癌细胞。这种 "冰火双重打击" 不仅实现了病灶的精准灭活,更避免了传统手术的大面积创伤。
三、四大核心优势重塑治疗体验
针眼级创伤,术后无痕
无需开刀,体表仅留不足 2 毫米的穿刺创口,术中出血极少,感染风险远低于传统手术。术后次日即可恢复正常活动,尤其适合高龄、肺功能低下或合并基础疾病的患者。
精准可控,功能保护
三维重建技术规划穿刺路径中鼎策略,冰球边界误差小于 ±2mm,确保仅针对病灶消融。临床数据显示,治疗后肺功能指标无显著下降,多发性肺结节患者可同期干预多个病灶,最大程度保留肺部功能。
快速康复,低并发症
局部麻醉下完成治疗,患者全程清醒,术后 2 小时即可下床活动,24 小时内可出院。并发症发生率低于 3.2%,远低于传统手术的 15% 及化疗的 25%,显著缩短治疗周期与恢复时间。
激活免疫,降低复发
坏死组织释放的肿瘤抗原可激发特异性免疫反应,形成 "原位疫苗" 效应,有效识别并清除残留微小病灶,从生物学机制上降低复发风险。
四、全流程保障:从筛查到康复的精准医疗
成都中医哮喘医院作为国家二级胸肺专科医院,为技术实施提供了坚实支撑。医院配备联影 64 排螺旋 CT、支气管镜介入系统等先进设备,构建 "筛查 - 评估 - 干预 - 康复" 全流程管理体系。芮军医生团队整合北京协和医院、华西医院等三甲专家资源,通过多学科联合诊疗(MDT)为患者制定个性化方案,结合中医辨证施治调理机体免疫,实现从诊断到康复的全程精准化。
五、技术突破:让更多人重获肺部自由
冷冻消融技术的临床应用,让肺结节治疗不再局限于 "一刀切" 的传统模式。对于 75 岁以上高龄、肺功能差(FEV1<60%)、合并心脑血管疾病等传统手术高危人群,该技术开辟了安全有效的治疗新途径。数据显示,接受冷冻消融的患者术后 1 个月 FEV1(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)平均改善 25%-30%,生活质量显著提升。
正如芮军医生所言:"我们的目标,是让每位患者在最小创伤下获得最大疗效。" 冷冻消融技术的普及,不仅为肺结节患者带来了更优的治疗选择,更标志着胸肺疾病诊疗正式迈入精准微创时代。
守护肺部健康,从科学认知开始。定期低剂量 CT 筛查中鼎策略,结合专业评估,选择最适合的治疗方案,方能在肺结节诊疗中抢占先机。成都中医哮喘医院芮军医生团队,以技术创新为利剑,为您的肺部健康保驾护航。
发布于:四川省弘益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